安全产品
可信计算类
数据安全检测类
数据安全防御类
数据安全运营类
移动办公
行业资讯
此前,银行曾多次因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被处罚。
今年1月份,银保监会开出第一张罚单直指数据安全,国内某银行因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泄露等问题,被罚款420万元人民币。
而据《中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执法白皮书(2020)》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0年10月25日,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各地分支行开出的行政处罚罚单里,涉及“个人金融信息”的共181张。这181张罚单罚款金额合计超过人民币1.8亿元。
在处罚的金额和频次上,银行占据高位
金融是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、数据类型最丰富的领域之一,当前数据的作用也不断凸显,而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在新时代也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。
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骆絮飞曾在首届“中国金融数据治理论坛”上表示,海量数据的集中交互和开放共享,增大了网络安全和信息泄露风险,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,不仅关乎公民、企业利益,更关系到金融市场、社会乃至国家安全,远超传统安全范畴。
针对数据安全,目前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政策、文件、规范,其中重要的有《网络安全法》《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》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》《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》《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》等。
同时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(草案)》、《数据安全法(草案)》也将在本月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。这两项法律也将对数据安全提出更高要求,那么,银行该如何应对呢?
对银行而言,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,银行在服务金融客户的同时,逐渐积累了大量金融数据,数据已经成为银行自身的核心生产力和竞争力。
因而,银行要充分考虑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,评估好数据开发所引发的各种安全风险,包括个人隐私数据泄漏、数据合规使用等,做好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工作。
从目前行业监管的态势来看,数据安全领域正在成为监管高度关注、行业风险集中的领域。
《银行业数据安全白皮书》预测,数据安全将在未来5~10年间持续成为金融科技行业、金融行业的网络安全工作重点,特别是在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强监管行业。